2024年1月21日上午,河北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隆重开幕。河北省人民政府省长王正谱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,报告提出:深入实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,推进青年友好型省份建设。这是继省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至2023年连续三年写入“深入实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”后,第四次进行安排部署,并将“推进青年友好型省份建设”进一步融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。
河北省委、省政府高度重视青年发展工作。2018年5月出台《河北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(2018-2025年)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,同年6月建立河北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联席会议制度。特别是2023年2月12日,省委书记、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倪岳峰在省委常委会上作出“深入实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,着力建设青年友好型省份”工作部署。2023年五四青年节之际,倪岳峰书记再次对这项工作作出专门批示,强调“全省各级党委、政府和共青团组织要深入实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,推进青年友好型省份建设,营造‘对青年更友好、让青年更有为’的良好环境”。2023年5月底,倪岳峰书记在团省十六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第三次强调:“全省各级党委(党组)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,把青年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,认真落实党建带团建制度机制,深入实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,推进青年友好型省份建设,着力营造‘对青年更友好、让青年更有为’的良好环境。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要关心青年成长、支持青年发展,为青年放飞青春梦想、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、创造条件”,进一步激励河北青年在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北篇章中贡献青春力量。
《规划》实施以来,河北持续走在全国前列,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市县三级以同级党委或“两办”名义出台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全覆盖,省市县三级“十四五”规划《纲要》设立青年发展专节(专章)全覆盖,市域出台青年发展专项规划全覆盖,推动《规划》实施工作纳入省党代会报告、省委全会工作报告、省政府工作报告等,逐步探索形成具有河北特色的青年工作机制。全省各级党政高度重视,所有地市、162个县(市、区)将《规划》实施相关内容写入地方党政工作报告,各地积极探索突破,聚焦为青年办实事、解难题,推动出台一系列普惠暖心的青年政策和实事项目,为青年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。
随着《规划》实施工作不断深入,2020年至2021年河北启动青年友好型县(市、区)试点建设,2022年团省委联合省委宣传部、省发改委等22个省直部门出台《关于开展河北省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的意见》,全省域启动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。经过前期实践积累与经验探索,省委主要领导先后三次作出工作部署,标志着这项工作已经从先行探索阶段转入全面实践阶段。
团河北省委认真履行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责,坚持党管青年原则,践行青年优先发展理念,建立完善符合河北实际的青年发展政策体系,深化青年发展调查研究评估,开展青年发展指标统计监测,出版发行两部青年发展蓝皮书。同时,充分发挥试点示范带动作用。争取保定、唐山成为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,在国家中期评估中获评最高档级。推动石家庄市鹿泉区、邯郸市峰峰矿区、肃宁县、武安市、唐山市丰南区等5个县(市、区)成为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,在覆盖全省所有地市的19个县(市、区)开展省级试点建设,以点带面、分层分类探索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省份的河北经验。
河北各地党委、政府在推动《规划》实施过程中,陆续启动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探索和实践。截至目前,我省所有地市先后在党代会报告、全会报告、“两会”政府工作报告等重要会议、文件中部署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,带动128个县(市、区)同步跟进。各地围绕促进青年高质量发展,优化青年优先发展的规划环境、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环境、助力青年价值实现的就业创业环境、保障青年基本住房需求的居住环境、缓解青年婚恋生育养育难题的生活环境、促进青少年身心成长发展的健康环境、有效保护青少年权益免受意外伤害和非法侵害的安全环境,围绕建功城市高质量发展,组织动员青年引领城市文明风尚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、立足岗位建功立业、有序参与社会治理、助推生活品质提升,推动“对青年更友好,让青年更有为”更加深入人心,努力为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吸引和留住更多青年。